找到相关内容2012篇,用时14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喻禅与喻诗

    例子,用它来讲解佛性圆满具足的道理。到大乘瑜伽行学派的唯识兴起,提出“转识成智”,又往往以镜喻来说明内识的清净本质,如《楞伽经》说:  譬如明镜,顿现一切无相、色像,如来净除一切众生自身现流亦复如是。...林信明日译《灵なゐ镜》,《ポール·ドミぶエイル禅论集》,花园大学国际禅研究所研究报告第一册,一九八八年。)  二  把心喻为明镜,这是中国传统思想中已有的譬喻。例如《庄子·天道》篇说:  圣人之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35365828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假实观

    发现现实生命活动所造作的一切,能作未来果报体的因,此因亦于现实生命体上明白可知,当然是实有的。所以经部肯定主张十八界实有,是在这因果性上说明的。唯识采源说:“凡是有漏心所认识的一切,都是假...产生了很多问题,因现在有中所有的一切法,归纳起来,不外五蕴、十二处、十八界的三科法门,这是佛教术语中,最一般而又最多用的,亦是很多经论中,所常说到的法门,稍为过几天佛法的,无不知有这三科法门。常识的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265946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圣果观

    无知,在我们今日听惯大乘佛法的人看来,自不觉得怎样出奇,因为大乘佛法如唯识,说有烦恼、所知的二障,而这二障,大乘菩萨固要俱断,二乘行人只断烦恼障不断所知障。当知大乘唯识所说的二障,就是大天所说的二种...任何事情,在未达圆满前,必然不进则退,有声闻行者,既未到无学位,当然要修不放逸行,假定稍为大意疏忽,对自己总是不利的,所以佛特为他们说不放逸行。至于罗汉圣者,一切所作已办,任何一个举动,都能如法加律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565949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时间观

    而立现在,离过未现在即不可得,所以三世如幻假有,可说是时间的必然结论,唯有到达这个结论,才能正确的把握时间!否则,你说三世实有也好,或说现在实有也好,都同样的有过失,难以圆满的建立时间!如后代大乘唯识...这粒豆种的存在,但若一旦生芽以俊,则其种子早巳变坏,不复再有种子存在。在业果建立的立场说,我们不能说这没有相当的理由。印顺论师在性空探源,曾有这样的说明:   “这是在建立业感因果时说的。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665950.html
  • 道德意识的来源论纲

    的事情。甚至更早的佛教唯识也将它视为首要的任务。[②]除此之外,卢梭、尼采、柏格森等诸多思想家也曾对道德意识的起源做过角度不同,方法和结论各异的解释。我们在后面的讨论中会涉及其中的一些。  一、 ...研究所  倪梁康  伦理是关于人的行为的学说,而且是关于人的正确行为或人的道德行为的学说。[①]但这里的“行为”一词,应当是广义的,相当于佛教所说的“业”。它不仅包括人的道德行动,而且包括人的道德...

    倪梁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3865976.html
  • 江苏佛教界著名人士简介

    《瑜伽师地论序》、《阿毗达磨俱舍论叙》、《大涅棠经叙》、《孔佛》、《论孟课》、《辨二谛三性》、《辨唯识法相》等。31年,集成《竟无内外》26 种,30余卷。其高足有汤用彤、吕激、王恩洋、黄忏华、...义理、四论、禅宗等,尤其对唯识和禅宗致力特多,具有独到见解, 并掌握德、英、俄三国语言。26年赴闽南佛学院任教,后在湖南南岳佛学讲习所任教,积极参加抗日活动。28年在叶剑英鼓励和支持下,发起组织"佛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1365997.html
  • 佛教医学的特色

    意义。   心身缘起的时间流程同样遵循此生故彼生,此灭故彼灭的因果法则。按照唯识理论,心身造作的各种业行皆在阿赖业识中作为无形的种子潜藏下来,不会失灭,只待因缘聚会时发动现行,产生果报,然后又...了目前人类以自然科学手段研究还未认识到的更深层次的意识结构。佛教医学此种对心识的深入分析,为今天的现代医学解决意识本质这一关键性难题,提供了新的思路。   在认为三界唯识,宇宙万象皆是我人心识中所现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4766031.html
  • 浅探佛经翻译对文学用语的影响

    特别是唐代以后的文学作品中,丰富我国文学语言的宝库。有些佛教语汇甚至成为文学理论的术语,常见的如:  “境界” ,唯识有“境界说” ,此说被借鉴与发挥而形成文学理论中的“境界说”。  “妙悟”,...浅探佛经翻译对文学用语的影响  ——从王维的佛理诗看佛教对文学的浸润  罗文玲  明道大学中国文学系助理教授  一、前言 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以及其影响力的扩大,一方面靠僧团的传教,另一方面必须藉由...

    罗文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2366136.html
  • 浅析中国佛教的传播方式与特点

    重要的问题,《大乘起信论》“解释分”借鉴、吸纳了唯识的基本理论,并用相当长的篇幅来详细说明,此处不再展开说明。  众所周知,《坛经》曾记载,五祖为六祖讲《金刚经》至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时,六祖言下大悟...浅析中国佛教的传播方式与特点  戴继诚  (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系,北京100038)  摘要:宗教传播既是宗教生命力的表征,也是其救世精神的要求。两汉之际,佛教东传华夏,开始了它的中国化进程。...

    戴继诚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2766140.html
  • 人间佛教与佛教的现代发展

    提倡慈航普度、广济群生,但其所要济度的,亦主要是人生——不管是大乘空宗的倡“因缘性空”,抑或法相唯识的讲“万法唯识”,或是中国...唯识等各大宗派相抗衡并最终取代它们的“天下第一大宗”,此中之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,但其思想比其他各宗之更能适合国人之需要当是最根本的原因。再看看当今世界,“禅&...

    赖永海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95266169.html